农发学术 | A类期刊论文是怎样炼成的
个人简介
丁冬,男,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0级硕士生、2012级博士生,师从郑风田教授。现任职于国家烟草专卖局。硕博期间,在《经济学》(季刊)、《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》、《教育发展研究》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(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1篇),2014年6月当选第八届中国人民大学“学术新星”,2014年11月获宝钢优秀学生奖。
代表作品
[1]丁冬,郑风田. 撤点并校:整合教育资源还是减少教育投入?——基于1996—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[J]. 经济学(季刊),2015,02:603-622.(北京农业经济学会2013学术年会优秀论文,周诚经济学奖二等奖;《东方早报·上海经济评论》摘编转载)
[2]丁冬,傅晋华,郑风田. 社会资本、民间借贷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[J].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03:50-56.(人大复印资料《农业经济研究》全文转载;第四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三等奖)
作为博士生
要与论文和解
近日收到研会学术部师弟师妹邀请,谈谈论文写作体会。很荣幸,但也有点压力。荣幸自不必提,所谓压力,是因为论文写作实质是“个人的修行”,难以复制也不必复制,如何从个人经历中提炼出一些真正对他人有益的共性特点,一时难住了我。想了两天,下文是我的答卷,希望对硕士博士生有所帮助。
我选了两篇代表作,是有用意的。第一篇发表于《经济学》(季刊),是通常意义上的代表作,从构思到刊发耗时近五年(2011-2015),多发几篇这类文章,应是大部分博士生的追求;第二篇发表于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是“短平快”的代表作,从动笔到刊发仅需数月,考虑到博士生的世俗需要(求职、评奖等),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选择两篇,实际上表明了我的观点,大部分硕士博士都是论文写作的新手,对我们而言(我也是新手),最好的方式是“大小通吃”:小论文是手段,通过小论文摸索技巧、建立信心;大论文是目的,通过大论文表达观点、奠定地位。每个人的大脑都是windows系统,完全有能力做多界面切换,因此不妨在论文写作的文件夹中多建立几个子文件夹,同时开启几篇论文的写作之旅,大论文慢慢构思、慢慢修改,小论文适当从紧、适当从速。当然,也应避免两种情况:一是陷入低水平陷阱,满足于奇巧淫技,只写小论文,不碰大论文;二是眼高手低,有清高孤傲之嫌,发不了大论文,看不上小论文。
下面,我仅回顾《经济学》(季刊)所刊发《撤点并校:整合教育资源还是减少教育投入?》一文的写作与投稿历程,希望能有一点启发作用。
(一)缘起
我师从郑风田教授,师门存在惯例:所有学生划分研究小组,各小组每周进行一次讨论。大约是2011年上半年,师门内部成立了“涉农资金‘跑冒滴漏’”研究小组,由余航师兄牵头组织,作为研一新生,导师当时要求我们加入该小组,“感受研究氛围”。由于农村中小学撤并之后,旧有校舍物资浪费严重,“撤点并校”成为了该研究小组的一个讨论话题。因为家中很多亲人都是农村中小学教师,我个人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(尤其是撤点并校对农村儿童入学率、农村教育财政分配的影响问题),于是决定以此为题构思论文。
(二)成稿
当时是我第一次尝试进行论文写作(本科毕业论文暂且不计),唯一的想法就是写一篇规范的论文,规规矩矩地、扎扎实实地、一步不落地按照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步骤写“八股”,至于发表,不敢奢望。由于师门每周都有一次例会,我将各周找到的文献、理论、计量方法进行汇总,很快就搭起了一个研究框架,在查找年鉴集齐数据之后,约两个月后我的文章有了初稿,于是,我忐忑不安地将初稿拿到小组进行讨论。然而,现实很残酷,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研究框架行不通。当时我关注撤点并校、入学率、教育财政三个变量,所以尝试在论文中使用联立方程。但作为新手,我完全驾驭不了这种架构,所有变量搅作一团,逻辑线也不甚明确。自然地,初稿被毙掉了。
按照导师与师兄师姐的建议,我开始考虑将三个变量分成两篇论文讨论:撤点并校对入学率的影响是第一篇,撤点并校对于教育财政分配的影响是第二篇。分成两篇论文之后,形式上写作难度有所降低,论文回到了选择变量、构建模型、搜集数据、解决因果联立问题的常规路线。但对于第二篇论文来说,实际难度不降反增:对于财政分配这种复杂的话题,论文思路越是简单,客观上越是难以服众。当时,很多人开始建议我放弃第二篇,只写第一篇。实际上,对于当时的我而言(研一,并不确定是否继续读博),只写第一篇也可以,但我选择两篇都写,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感觉第一篇的立意太平淡(撤点并校对于农村儿童入学率有负向影响),写出来也没成就感,二是不甘心,不想半途而废。
这时候,之前比较规矩、比较扎实的基础工作开始有了回报。虽然初稿被师门小组毙掉了,但相关文献已充分梳理、所需数据已完全清理、计量步骤已大致了解,新的两篇初稿很快就出来了。经过师门小组反复讨论,修补了大的漏洞之后,2011年底(研二),两篇论文开始有了模样。最终,它们作为主体,形成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: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“撤点并校”是否教育本位?——基于入学率和教育财政视角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》。
(三)投稿
研二我决定读博,并获得了硕博连读资格。我当然清楚论文对于博士生的意义,于是2012年暑假开始考虑论文投稿的事情,博一上学期课程较多,利用晚上的时间,我着手整理之前硕士期间的稿子,将其中原创且稍有新意的稿子整理成一篇篇大大小小的论文,硕士论文当然是工作重点。考虑到题目的挑战难度以及新颖程度,我感觉撤点并校对入学率影响一文提升空间不大,于是投给了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》,后被录用。但关于撤点并校对财政分配的影响一文,我有点犹豫。一方面,我深信这一选题的价值,知道这一主题有可能被“顶级期刊”青睐;另一方面,作为学术新人,对于顶级期刊我有点信心不足。但最终我还是决定把文章投给《经济学》(季刊),当时也有几个考虑:其一,《经济学》(季刊)审稿流程规范,一旦进入外审,不论录用与否,都能看到两位匿审详细的审稿意见,即使被退稿,也可以完善提高改投它刊;其二,当时我感觉(当然,这一感觉或许是错误的),《经济学》(季刊)较之《经济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对于普通学生更为宽容,普通人发文的概率更大,关于这一点,比较不同期刊作者及单位的分布情况,便可看出一二。总之,2012年10月我将文章投给了季刊。
不出所料,2012年11月文章通过初审、进入外审,2013年1月一审结束,两位匿审均建议修改后再审,并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。说实话,当时我既开心,又失望。开心的是,文章竟然还有修改二审的机会,这对当时的我而言已经是莫大的肯定。失望的是,如果按照匿审意见修改,文章几乎相当于重写,难度极大,可以辅证的是,当我把修改意见转发给导师看后,导师当面对我说,文章没有修改可能了,“匿审是在委婉地拒稿”。我自然不会放弃,于是又开始了漫长的修改过程,这一改就是两个多月,期间也曾与导师、阮荣平师兄、丁维岱师兄讨论过。但我并不着急,累了就把这篇论文搁在一边,思考一下别的论文怎么写,过几天再回来看看、再思考这一篇,因为我知道自己对待这篇论文必须慎之又慎,修改时限是我的朋友,我的目标也很简单:毕业前录用刊发即可。
2013年4月份我将稿子修回,7月二审意见回来了,一名匿审专家同意刊发,另一名匿审又提了一堆修改意见。我继续不紧不慢地修改,由于已经攻克了一位匿审,心里面些许有了些信心,9月份修回稿件后,10月底三审意见回来了,另一名匿审专家也同意刊发。但一切仍未结束,主编终审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,而这些修改意见如同匿审意见一样,比较难处理。不过这时我更没必要着急了,又过了三个月,思考几种修改方案后,我选择了最优方案,并在审稿意见回复中最大程度地进行详细说明,于2014年1月底将稿件修回。
这时的文章与初审时相比,除了文献与结论之外,几乎都变了。
(四)录用
2014年3月系统显示稿件录用。得知录用之时,我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:嗯,这下子不愁找工作了。4月寄出版权授权书之后,8月份接编辑部通知对文章做了终稿校订。当时恰逢毕业季临近,事情比较多,忙碌之中跟编辑部要了一份纸质录用通知用于求职。2015年初,文章正式刊出。回顾这段经历,写出来没几个字,但实际上前前后后横跨我的研一至博三(主要修改工作集中于2013年),不可谓不漫长。
以下,说段题外话。我对《经济学》(季刊)审稿流程印象较好,所有环节非常正规,审稿人十分认真。这里对季刊的赞美,绝不是因为它曾录用我的稿件,要知道,它也拒过我的稿子。我曾经给季刊投过另一篇文章,但外审时一审就被直接毙了,那位主张毙掉的审稿人写了多达4页(5号字)审稿意见,客观地描述了文章优缺点,审稿意见的文字有加粗、有标红,逻辑清楚,简直自成一篇论文。对于这样的审稿人,只能心服口服,不但没有抵触,反而内心里非常敬重他(她)。也正是由于这种对审稿人、对季刊、乃至对学术的敬重,2016年11月季刊邀请我担任匿审对一篇文稿进行审稿工作时,我选择了拒审,并在事后主动向编辑部申明自己今后不再适宜担任审稿人。原因很简单,我认真看了那篇文稿,其中所用的方法我并不熟悉,没有能力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审稿意见,加之,我的工作属性决定了今后或许很难回归科研一线,既如此,便不难做出决定。
关于论文写作的
一些想法:
由于“年代久远”,回顾“撤点并校”一文诞生始末实在耗费了我太多精力。下面松口气,谈谈我对论文写作的一些想法。先申明,我并不是学术牛人,所发论文主题很杂且质量参差不齐,我最多只是在学生时代较早地意识到了发表的重要性而已,这次接受邀请,更多地是出于经验分享的考虑,以下表述如有不对或不妥的地方,尽可以拍砖。
(一)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
是论文写作的保障
学生时代,是科研时间最为充裕、最为宝贵的时光。工作之后,很难再有无人干扰的、大段大段的时间。因此,无论是基于学术追求或是世俗需求,在校生完全应该且完全有条件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论文写作。环顾四周学术成果较多的同学,无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论文写作。有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是显性的,比如上自习、听讲座、参加学术会议。从显性投入看,人与人之间差距一般不大。但有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是隐性的,比如睡觉前、洗澡时、跑步时,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时,完全可以思考一篇文章的架构;无聊的课堂之上,凑人数的讲座之时,完全可以带电脑筛选几篇种子文献。从隐性投入看,人与人之间差异非常大,时间久了,论文成果的质量与数量差异自然十分明显。
(二)写论文宜“一意孤行”
改论文要“集思广益”
我认为,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宜“过多”采纳他人意见(不是完全不采纳,切勿走极端),但论文基本成稿后应根据他人意见多做修改。这是因为,最初写作之时,除了作者自身,他人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论文,这时他人意见很容易对作者的思路形成无谓干扰,影响论文写作进度。但论文基本成稿后,需要多听他人意见(哪怕是很无聊的意见)。这是因为,不论是建设性意见还是无聊的意见,都是论文读者的阅读感受,而在论文投稿时,编辑、匿审的水平与感觉是不可控的,此时,他人意见很可能与编辑、匿审的评阅感受相同。因此,为减少投稿时的麻烦,论文成稿后“集思广益”、多征求他人意见很有必要。
(三)利用好经典文献、工具书
与身边的“牛人”资源
(1)文献。对于论文写作而言,文献的作用有三个:开拓思路、提供模板、心灵鸡汤。当论文进行不下去的时候,杂七杂八看一些文献,说不定会有新的灵感;对论文新手而言,模仿(而非抄袭)是必经的阶段,这时经典文献是最好的模板;查找文献时,当我们看到顶级期刊上有相关文献、但又不与我冲突时,会对自己的选题信心百倍,幻想有一天自己的论文也可以“居庙堂之上”。
(2)工具书。农经专业论文写作较为依赖应用计量,此时工具书重要性凸显。以内容浅显、实用性强、逻辑清晰为选取标准,我推荐一本书一篇文章,一本书是指《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》(陈强,高等教育出版社),一篇文章是指《如何正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——实证分析中的数据、模型与参数》(于晓华,农业技术经济)。搞清楚这一本书一篇文章,把它吃透,在农经博士生里面,至少应该是中等水平了。(说来惭愧,到目前为止,我也仍没吃透。)
(3)牛人。我这里说的牛人主要是指身边的牛人,重点是三类:师门牛人、班级牛人、学院其他牛人。不严谨地说,分别有点时间序列、横截面、小面板数据的意思。师门历届师兄师姐与导师一起,是硕士博士新生的学术带路人,我的师门里,写案例,我比较推崇程郁师姐,写应用计量,大家公认阮荣平师兄、倪国华师兄比较厉害,因此,写作碰壁时,免不了我要骚扰他们。班级牛人,是学习的对象,也是超越的对象,我所在的2012级博士班,方方面面的牛人有很多,学术牛人也不少,不完全列举如全世文、吴本健、刘同山、蔡键、黄圣男等。因此,闲来无事与世文、本健他们东扯西扯一块儿聊聊,总能有点学术思维上的收获。学院其他牛人,接触起来可能没有直接途径,但无非也就是一句话自我介绍的事儿,农发院很小,自报一下师门,大家没有不帮忙的道理。利用好身边的牛人,于学术、于人脉,均百利而无一害。
(四)别给学术贴标签,
写论文只是博士生活的一部分
最后,不要给学术贴标签,写论文不等于清苦、清高、孤僻、孤傲、煎熬,也不等于世俗、功利、虚假。相反,论文写作跟西门伊犁撸串一样,只是博士生活的一部分。博士生要学会享受选题目、拉框架、找数据、刷八股、投改稿的过程,把它融入生活,就像每天洗澡吃饭一样,每天要码几百字才舒服。当然,论文写烦了要找途径排解负面情绪,书中自有颜如玉,西单也有颜如玉,逛逛街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总之,不要将学术与生活割裂,作为博士生,要与论文和解。
文/丁冬
排版/罗钧龄
审核/张卢钰
点开阅读原文获取丁学长论文资料